2007年大型对外公开课
一、 以下粘贴公开课通知纸质扫描件(每图占一页)
二、 以下粘贴公开课课表,必须是扫描件,申报者本人姓名用红线标出(每图占一页)
三、 以下粘贴公开课教案,可粘贴电子稿,如是扫描件,每图占一页
《我的空中楼阁》教案
教学目的:通过创造性的美读,深入领悟景与情。
教学课时:一课时
教学方法:品读法
导入: 今天,我们学习的是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散文——《我的空中楼阁》。散文重在写景抒情,我们将通过诵读的方式去感受景物的美,体味作者的情。
一 整体感知 鉴赏美景
(一)通过引读, 初步感知小屋的美
引读,就是老师作主持人,将同学们朗读的精彩段落串联起来,通过引读,初步感知小屋不同特色的美和作者由衷的喜爱之情。朗读时注意停顿、重音和语气的运用。
1齐读第3段,体味山映衬下的小屋的灵动美。
明确:①读出肯定、欣赏;②用重音读好几个动词:点破、增加、飘过、掠过。
2齐读第8段,体味树映衬下的小屋的飘逸美。
明确:①读出新奇、欣喜;②用重音读好几个数量词“一些、一角、一排、一片”。
3同学读第10段,体味花映衬下的小屋的色彩美。
明确:①读出满足、欣慰; ②读好“那些花有朵状/有片状/有红/有白/有绚烂/也有飘落”这句。注意适当停顿,留下想像空间。
4同学读第12自然段,体味光与影映衬下小屋的静谧美。
明确:①读出陶醉、幸福;②用舒缓的语气读好一片微光、一片柔静、一片静谧、慢慢、微微。
5综述:品景(1)山映衬下小屋的灵动美(2)树掩衬下小屋的飘逸美
(3)花映衬下小屋的色彩美(4)光与影映衬下小屋的静谧美
(二)创造性美读,比喻句组段
步骤一:找出以“小屋”为描写主体的比喻句;
步骤二:找出能分别概述小屋特点的词语;
步骤三:给这段加上标题。
示例: 小屋剪影
山如眉黛,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。
清新,自然。
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,凌空而起,姿态翩然,像鸟一样,像蝶一样。
轻灵而自由。
小屋在山的怀抱中,犹如在花蕊中一般,慢慢的绽开,微微的收拢。
浪漫。
夜幕深垂的晚上,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,成为烟雾之中、星点之下、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。
朦胧与缥缈。
二:深入探究,体味真情
(一)探究文本,体会作者对小屋的依恋之情。
1提问:哪些句子直抒胸臆,体现作者对小屋的爱?找出关键语句作答。
明确:(1)心灵散步,眼睛旅行,游目骋怀,体现了作者对自由、随意生活的追求。
(2)享受着清福,享受着快乐和幸福,体现了作者对独立、安静生活的向往。
2文章最令人着迷的是那夜幕时分的小屋,为什么选择“夜幕深垂的晚上”作为美的极致?
明确:夜幕深垂的晚上,是离星空最近,拥抱自然最真,灵魂最自由的时候。(3)享受着梦幻般的宁静和美好,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灵魂的追寻。
3品读第15段,体味小屋的朦胧静谧美,体味作者对自由独立生活的向往,对自然的追求。
活动设计:分层对比式诵读
(1)运用自然停顿,学生分层诵读
明确:首尾句分别为一层。小屋有不同的称谓——艺术品和空中楼阁,可见作者就是能真切感触自然生活的艺术家。而这间小屋不仅居于山间,更居于作者的内心,是作者心灵的憩园,
(2)体会对比,男女生合作诵读
白天 它是清晰的
夜晚 它是朦胧的
山上 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
山上 闪出疏落的灯光
山下的灯 把黑暗照亮了
山上的灯 把黑暗照淡了
淡如烟 淡如雾
山也虚无 树也缥缈
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
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
而是烟雾之中
星点之下
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
明确: 用重音读出对比的词语,读出温暖迷醉的山下景观和山上孤寂静谧的氛围。读好三个淡字,读出飘渺的空中美感。
(3)教师配乐范读
(二)创造性美读,虚实对比构段
步骤一;从虚实或对比的角度填写相对应的句子;
步骤二:用简要的语言表明作者的感受;
步骤三:给这段加上标题。
小屋无忧
袖珍型的花园,有限的围墙。
开放性的院子,无限的领空。
俯仰之间,游目骋怀。
高高的山坡,崎岖的小路。
幸福的阶梯,空中的走廊。
怡然自得。
灿烂的万家灯火,温暖、迷醉。
迷离的疏落灯光,宁静、惬意。
心灵的憩园,无限的欢悦
三 寄情小屋,各抒性灵
以作者的身份对小屋寄语,或是对自己心灵的小屋寄语,排比说段。
示例1 寄语小屋
小屋,我生活的全部。
为了避开喧闹,远离市嚣,让我在你的怀抱里默度余生。
小屋,你是构筑在我心里荒原上的小屋,在绚烂的云朵下快乐而宁静。
小屋,你是那沐着金黄的小屋,那里面,横放着我那载满梦的温床。
小屋,你的每一扇窗口呀,朝着田野呼唤,声音掠过翻浪的麦地,寻回了我迷失的心灵。
小屋,你的窗外呀,全是排列的树,然后才是高远的天空,风吹散天上细碎的光芒,一缕缕穿过树林,抵达我的心窗。
我知道这已是我的最大幸福了。
四、 以下粘贴公开课评价表,必须是扫描件(每图占一页)
第 1 页 共 6 页